• 區(qū)劃代碼:542223000000
    地名由來:據(jù)傳,宗址落成之時,天忽降雪,宗址頂部變成白色,因而得名貢嘎(藏文有白頂?shù)囊馑迹。藏語“貢”意為“上”,“噶”意為“白色”。當?shù)乇ふ幱谏戏,而地土色白,故名。《西域同文志》?8:日噶爾公喀爾“西番語,言堡居上方,城上土色白也”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吐蕃王朝時期屬約茹管轄。13世紀,貢嘎地方歸元中央劃設十三萬中的蔡巴萬戶管轄。14世紀中葉,元順帝授權西藏帕木竹巴政權接管西藏地方事務。大司徒絳曲堅贊執(zhí)政后,先在西藏設立了十三個大宗,其中就有貢嘎宗,宗址設在貢嘎學村(現(xiàn)崗堆鄉(xiāng)貢嘎學村)的1座小山頭上。以后貢嘎宗為西藏噶廈政府管轄,設洛喀基巧(相當于現(xiàn)在的地區(qū))后,貢嘎縣歸屬洛喀基巧。1956年10月撤銷貢嘎宗,同時成立貢嘎宗辦事處(縣級),隸屬洛喀基巧辦事處。1959年4月成立貢嘎軍事管制委員會,同年5月撤銷軍管會,同時將原來的貢嘎宗和姐德秀溪堆合并,正式成立貢嘎縣,隸屬山南專區(qū)專員公署領轄?h府初設貢嘎學村,1960年遷至吉雄鄉(xiāng)。1970年山南專區(qū)改為山南地區(qū),貢嘎縣由山南地區(qū)管轄至今。